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苏秦村:藏在历史深处的苏秦故里

    信息发布者:陈村乡西段村
    2019-02-26 17:36:12   转载


     不为人知的历史疑问是,当时苏轼走进这样一个破败的寺院,所谓何来?于那本《洛阳迦蓝》有没有关系?于掘金之地“苏秦旧宅”有没有关系?

    一个出生于四川的清代诗人,张问陶夜宿英豪,留下这样的文化叹谓,已经很少有人去思考苏秦和一个村的历史关联了。不过象苏秦村这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的古村,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赶上大国盛世乃至振兴乡村的步伐,又何尝不是一种荣耀和难得的机遇呢?

    张铧 ‖ 文

    苏秦村:藏在历史深处的苏秦故里

    仰韶文化发源于渑池,渑池是“一带一路”有重要文化内涵的一个县城。

    苏秦村位于这个县城西二十五里张村镇。据嘉庆版渑池县志和现存宋碑显示,那时这个世传是苏秦故里的地方就叫苏秦村,而在《洛阳珈蓝》上有“掘金之地”称谓的苏秦旧宅即是现在村东的龙耳寺。一个2300多年历史的古村,究竟与苏季子有什么关系?这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又藏了多少不为世人知道的秘密呢?

    2019年适逢苏秦故里,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庙会,我们走进了这个有“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南历史文化名村”之称的村庄。

    五女坟的传说

    五女坟,当地人叫五女古堆。现位于苏秦村南不远的一个坡上。战国末期曾佩六国相印的苏秦出名后,他的夫人很想随军享一享荣华富贵。苏秦说:“我指挥几十万大军打仗,如果带上你,下边的将士们都学我的样,那就无法打仗了。”夫人觉得他言之有理,想了一会儿说:“听说咱们老家在渑池,你的帅府准备设在宜阳的韩城,两地相距只有几十里,你住帅府,我回老家,这不算带家眷吧!”于是,苏秦将夫人和几个女儿送回了渑池。

    由于苏秦奔走各国军务繁忙,很少回家,便影响了五个女儿的婚事。初时因女儿个个美貌出众,聪敏贤孝,加上门第高贵,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后来,秦国势力逼近渑池,无人敢与反对秦国的主帅结亲,这样一拖再拖,五个女儿更是难以出嫁。 大女儿、二女儿相继郁闷而死,埋在柏树山的南坡。后来三女也染病而亡,葬在大女、二女坟旁。四女十八岁时,苏秦战败,被车裂而死,首级亦埋于此。接连的打击使苏夫人悲痛欲绝,不久她也离开了人世。五女殡葬母亲后,随即自缢而亡。

    人们将五女埋在四个姐姐的坟旁,并在坟头上栽下五棵柏树。柏树越长越大,枝繁叶茂,人们都说那是五个女儿的化身。至于现在满山的柏树就是那五棵柏树的子孙。

    苏秦当年为躲避战乱及各种原因而将五个女儿由洛阳送回故乡隐居于地下的障眼墓塚。四塚一大三小分南、北、西三个方向,不规则排列,相距分别有数十米、上百米。上世纪初十年代,塚上有古柏参天,据说曾有人企图盗伐古柏,趁夜间行事,但只见锯口淌血,待到天明又合缝如初,几经周折古柏无损,盗者畏惧至死,只好作罢。

    另有传说:早年村里但凡婚丧嫁娶宴客者只要事先在塚前设案祈求,次日即有足够宴请宾客所需的青盘、青碗(瓷具)摆放在塚前供使用......到后来由于一些使用者不遵诺、不爱惜,损坏多多、添置甚少,也就不灵了。

    再传说:五女坟四个塚,葬五个女儿,而且当时又是“活埋”(隐居于地下),所以四个塚是相通的,地上留有多个通气孔,建造在距地面很深且远出一二里地的地方。至今人们在墓塚不太远地方走路时都会听到不实在的空洞声。

    五女坟曾被多次盗掘,损失如何不得而知,如果不是当地人引领,现在想找它的位置,还真需要花一番功夫。至于,五女坟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河南300项重要发现之一。目前除了文管部门,恐怕知之者寥寥无几。

    苏秦村:藏在历史深处的苏秦故里

    龙耳寺的今夕

    龙耳寺在渑池县西二十里苏秦村东,建于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其前身为苏秦旧宅。宋元时期为寿圣院,宋熙宁,(金)大定,元至正,(明)嘉靖间相继重修。有宋熙宁,(金)大定二碑,(明)嘉靖二十三年碑,又有八角石柱一,万历四十五年立。

    龙耳寺后有柏树山作靠,前有九龙山水溪环绕。古时也曾是古柏参天晓松寒月古刹佛地,香火兴旺,一年一度的正月二十五庙会,是当地百姓之欢乐去处,烧香拜佛、送子还愿、求医治病、看戏听书、社火杂耍好不热闹。至今,热度虽有所减,但还是延续了下来。

    人们知道“雪泥鸿爪”是一个成语典故。这个典故据考就出于渑池龙耳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古》一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怀璧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当年就题写在寺院的墙上。而“雪泥鸿爪”也就成了千古有名的成语典故了。

    不为人知的历史疑问是,当时苏轼走进这样一个破败的寺院,所谓何来?于那本《洛阳迦蓝》有没有关系?于掘金之地“苏秦旧宅”有没有关系?

    有关张仪(住张村)与尼姑(妙善)龙耳寺桃花庵堂相爱生子,苏大人(苏秦)收为义子抚育成人,认三家为亲的桃花庵故事在当地一直流传至今,同样家喻户晓的是,苏秦村自古就有不唱《桃花庵》的传统和历史忌讳。

    苏秦村:藏在历史深处的苏秦故里

    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十一日龙耳寺敕为寿圣院。《宋寿圣院牒》“渑池县苏秦村龙耳院(即现在苏秦村龙耳寺)房舍卅二间,宜特赐寿圣院为额。

    至齐阜昌三年(即南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受业僧澄渊,资徒甲乙,世世住持。有熊耳山禅院受业僧福瑞,并义县、资慧等,同议于苏秦村寿圣院,以助该院发展。”时僧宝珍和尚便施钱一百贯。

    龙耳寺院到癸巳岁(金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已成为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寺院。景曰:“此地奇观,圣像同宗,翠摇精宇,壁挂寒松,层林映月,绿水流通,绵绵南北,密密东西;飒飒林敲松伴月,轻轻筠撼水前风”。金大定、元至正、明嘉靖年间相继重修(有碑),寺有八角石柱一通,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立,原有寺房30多间,现有古房21间,庙内新建校舍30余间。大门口有八字墙,墙上尽砖雕图画:二龙戏珠,龙跃大海及人物。庙宇建筑虽非大顶彩瓦,但也是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简瓦低檐,非常气魄。寺分两进,中有大殿,祀佛爷。解放前后为学校占用。

    1958年,县建人民大学于此。后长期分别作为英豪和张村所辖的一所小初中使用。上世纪90年代后,这里一度被作为养鸡场存在。如果不是庵北村退休职工张万拴,把千年寺院龙耳寺从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的状态下,抢救性保护起来,并四处奔走呼号,没有人会相信,今天的龙耳寺会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阳观的文化泯灭

    建于南宋时期的九阳观,位于苏秦村东北坡地,距村数百步。当时有殿宇数十座,雄伟辉煌,种房鼓楼耸立、朝钟暮鼓声震数里,皇封古碑高约数丈,殿内埋设避灰珠、避尘珠数颗,巨大青石台阶拾级而上,可见当时兴盛之极。

    据清代重修碑记载:初建时曾有神灵使用“飞锥(飞镖)射树”说,为选择优质建材,上神使出飞锥,上系黄祾、铜铃在距观址数十、上北里地的永宁(今洛宁)选射大树,黄祾上书选材原委,树主见后惧怕,自动除树送达寺观。其中大殿之巨大枎檩,东是荆木,西是枣木,粗为合抱,长约数丈,具是上等优质木料。

    九阳观在金大定庚寅,(金世宗十年),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有皇姑潞国大长公主在此焚修香火,功德庵宇,虑恐有不良之人践秽道院,扰乱修行之士,由镇国上将军曹王傅驸马都尉吾古论出榜晓示“闲杂不良之人,不得践秽福地。如有违犯,即须扯领赴官惩断”。

    九阳观也曾是元代朝廷公主长期修身养性之所在。后遭一次大火殿宇所剩无几。可惜此观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人为拆除,建了村里一座戏楼和一部分学校校舍,观中所存几百斤重的大鼓被当时县府拉走。现只留下半块残碑和小部分文物(都在野外散落)。

    苏秦村:藏在历史深处的苏秦故里

    见证古村的文武阁

    苏秦村古建阁,初建年代不详,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时将二层改称文武阁,塑文武二夫子像,意欲使村中代代出人才。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补修楼院菩萨堂时称“闸阁”(为补村中风水和西高东低之水势之新称谓)。古阁为二层,一层为人水共走的洞涵,宽约三米,高约六米,基础为砂石条垒砌数层,东西走向的涵洞下皆由巨大岩石条铺设数十米。阁二层为假三层,四根木柱承载着挑檐拱脊(后世重修时因财力和技术不够,改为民宅制式)。

    文武阁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千百年来,她一直同阁楼院内的菩萨堂(观音)共同担当起护村佑民的保护神。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村里人把拆除九阳观的物料又在院内建了大小六间房,改成了培养后代的小学。七十年代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加上村里又扩建搬迁了学校,从此“文武阁”便逐渐沦为了残垣断壁的危房,怎一个痛心了得!

    距离苏秦村向南几里开外,有一个镇原来叫土壕镇,康熙四十二年,西巡回銮驻宿渑池,河南巡抚徐潮接御驾至土壕镇,因名字不雅,改名为英豪镇。清代诗人张问陶(公元1764-1814年)字仲治,曾写《过英豪》一诗,曰:山云陇树远苍苍,铃语鸡声趁早凉。熊耳数峰青似黛,马头初日白于霜。途长屡觉人音换,食俭全凭骨肉强。笑煞当年苏季子,阴符一卷速秦亡。

    一个出生于四川的清代诗人,张问陶夜宿英豪,留下这样的文化叹谓,已经很少有人去思考苏秦和一个村的历史关联了。不过象苏秦村这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的古村,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赶上大国盛世乃至振兴乡村的步伐,又何尝不是一种荣耀和难得的机遇呢?


    高佣联盟.jpg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